「お歳暮」的歷史:年末的日本人在忙什麼?忙著送禮物啦!
「歳暮」一詞其實來自古代中國!?
所謂的「歲暮」其實就是指「年底」的意思。
在阮籍的<詠懷詩>「凝霜被野草,歲暮亦云矣」,
孟浩然的著名五言律詩<歲暮歸南山>,抑或是成語「歲暮天寒」,都可以發現「歲暮」一詞。
(圖片來源:台中廣天宮)
而傳統民間信仰三元節,原本是古代天子祭天的儀式,逐漸演變成傳統民間信仰對大自然,對天,地,水的崇拜,
分別是:上元節1/15(天官誕辰),中元節7/15(地官),以及下元節10/15(水官),
並且在這三個節日祭拜神明,祈求消災解厄的三大日子。
原本為中國祭祀神明的傳統,漸漸流傳到日本,變成祭拜祖先神靈的「お中元」「お歳暮」(在漢字前+お有美化之意。)
而一般而言是說從日本室町時代開始有「お歳暮」的祭神習慣,
慢慢到江戶時代開始流傳到日本全國各地,一直到明治30年左右逐漸演變成現在年節送禮的「お歳暮」的形式。
「お歳暮」其來有自?
「お歳暮」本來只是在過年時迎神的祭拜之物,意味著在新年祈求好運招來福氣,
在當時普遍是用鹹鮭魚或鹽漬青魽魚以及年糕等的過年迎神禮品。而後用祭拜過後的禮品,親手分送親朋好友。
而在當時也有武士們送禮給當地武士領班的紀錄;以及商人會在年末的時候帶著禮物拜訪各地;
就這樣,年末送禮的習慣突然就這樣擴展到日本全國。
到了明治30年間開始,不只是送禮給親戚,也漸漸演變成送禮給客戶,以及承受恩惠的人了。
也就是現今日本「お歳暮」的形式了。
「お歳暮」要送什麼?
(圖片來源:たき新)
在現今忙碌的日本社會,送禮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,
要有一定的品質,要人在忙碌之餘方便使用,
而金額也不能太高貴免得讓人難以回禮,依照遠近親疏約莫在¥3000~10000 之間,
而最受歡迎的禮品就是食品類的。
我在逛超市百貨就發現超多,不是啤酒就是帝王蟹等海鮮,要不就是高級調味料,高級洋果子等五花八門的食品,
一些非常容易消化掉的物品。
近年也因為注重養身,也開始有送保健食品的選擇了。
而禮物內通常也會夾帶一張「お礼状」寫著滿滿的感謝之意。
「お歳暮」什麼時候送?
一般來說都是12/10到12/20左右這段期間,
但也因地區不同也會或早或晚。
日文教學時間:年末你一定會用到的日文
お歳暮:おせいぼ
お礼状:おれいじょう
年末年始:ねんまつねんし
年賀状:ねんがじょう
大晦日:おおみそか(12/31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話說,我今年送了高級洋菓子給之前備受照顧的人們,
著實花費不小啊....
「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的」這句話我在此時節深刻的領悟到!....
但想到收到我的禮物親朋好友的笑容,這筆錢花得很值得!
就這樣囉~
希望你們會喜歡這篇文章~